合肥话
00:00 / 00:00:000
5
0
恔恔
  • 199
  • 0
  • 0
  • 0
  • 5
2023-09-01 上传 类型: 生活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杏花公园
0.0
(0)
下载音频文件
添加下载任务
使用许可协议
CC-BY-NC 许可协议
音频信息
音频格式 mp4/mp4
文件大小 2.28 MB
比特率 197 kbps
采样率 48000 Hz (16 bit)
声道 立体声(2声道)
编码方式
相似的声音 浏览更多
  • 方言顺口溜
  • 记录舟山的生活场景,夫妻在沙滩上的方言对话
  • 河北古城保定,位于河北省中西部,西依太行山,东抱白洋淀,与京、津呈三足鼎立。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外来人口的增多,更多的口音搀杂起来,最终形成了今天的保定方言。保定话听起来比较暗哑,音节说起来有点重。
  • 2020年9月20日夜在合肥城市漫步,一个非常充实的夜晚,意犹未尽。天气凉爽,合肥下起轻微的细雨。一行二十多人,八点半从环城南路大东门的倪映典烈士纪念塔开始,途径二十四中、明教寺、立志巷、北油坊巷、宿州路、刻有碑文的鼓楼旧址、合肥基督教堂、解放电影院、梨花巷、红星路,最后在路德圣母天主堂结束行走,在附近一家新疆烧烤店聊到深夜两点。高旭、王存璐、黄丽娜等几位合肥本地朋友和地方志研究者萧寒主持了整个行走。 一边是有关合肥历朝历代的史料追忆,革命家、学堂、点将台、教案、不复存在的城墙与鼓楼……一边是眼前遭遇的城市背面:肯定时尚宾馆、逍遥旅馆、梦乡旅社、嫉妒摄影、达人纹身、手机贴膜一条街,还有满是用木板简易遮挡窨井的巷子……一个路边的电箱上,不知谁写下了红亮亮的“奋进”二字。蛮适合当晚的情形,一群人的城市夜奔,在记忆与当下之间,在陷阱与霓虹灯之间,在诸多不确定的事物之间,所有的这些组成了叫做城市的东西。坐在路口花台上,人们开始分享只有老合肥人才有过的美好记忆,尽管今天99.9的人都唾弃了那种在想象中美化了的老旧的市井生活。在追忆、对照和惋惜中,正显出城市的活力,一成不变的城市,没有怀念,只有向往。但记忆与怀念也不会自动发生,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写到:城市就像一块海绵,吸汲着这些不断涌流的记忆的潮水,并且随之膨胀着……然而,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它被写在街巷的角落、窗格的护栏、楼梯的扶手、避雷的天线和旗杆上,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  我想这就是城市夜奔的目的吧,在城市手纹中穿梭和述说,形成一部“行进城市的文学”…… 很多时候,城市的活力就是来自这些偏执的、极具好奇心的、乐于分享的人。感谢合肥的朋友们~录音设备:zoom H5
  • 合肥南站作为华东四大高铁站之一,是合肥市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我选择了合肥南站作为第一个录音的对象,并且大部分来合肥旅游的游客,就是选择乘坐高铁的方式来到合肥的,合肥南站作为合肥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高铁站也是游客来合肥旅游最好的落脚点。因此在南站进行的录音侧重点在于体现地点以及站内播音员的播音和各位旅客在到达南站之后所发出的声音为重点。在录音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特点便是到站之后的播报,以及人们进入南站之后所发出的聊天的声音以及非常兴奋自己结束了漫长的乘车时光。从到站之后的播音变让人耳目一新,音频的开始端便是到达合肥南站的播报,简单扼要的点名了录音的地点,紧接着便是游客们熙熙攘攘从高铁下车到站台之后所发出的聊天声以及脚步声。从密集的脚步声以及人们滔滔不绝的聊天内容,可以体现出合肥南站这样一个规模体量庞大的高铁站,给合肥源源不断的运送以及输出各种各样的经济以及人才。
  • 和作家陈建雄回湄洲岛看望他九十多岁的奶奶。录音时间:2021年5月20日;录音器材:iPhone 12 with AVR X
  • 杭州萧山方言儿歌 斗斗虫虫
  • 藁城北部的方言
  • 每到夏天在天鹅湖畔孩子们都会在此进行娱乐活动
  • 九零后作家陈建雄深爱自己的家乡文化,这是他用莆仙话唱的《乞食诗》,来自莆仙戏《状元与乞丐》。录音时间:2021年5月21日;录音器材:iPhone 12 with AVR X唱词:花实:喜听春雷第一声,天子门生万众钦。独占鳌头声名显,恭贺衣紫共腰金。 胡氏:叫声太老爷太夫人,有福有量着施恩。可怜我们没饭吃,求求送米又送钱。 花实:人厝养子得功名,我厝养子嫖赌饮。父母沦落做乞丐,想起教人怒生嗔。 胡氏:前世好香烧不尽,皇天赐你文曲星。若肯做功共做德,子孙代代掌金印。 合唱: 奉劝世间父母亲,管教子女要严紧。纵子无度遗后患,到是气你厄血攻心。 

合肥话北腔南调,方言的音色和发音力度偏向北方,语音偏向南方,方言中它的三个音节常缩减为两个音节,或者两个音节缩减为一个音节,因此比较难以听懂。


点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