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期忍死第六章 CobraNet技术
备(如MediaMatrix主机)等。同样,VLAN同样是交换机的一个可选功能,并非是所有的交换机都支持,设计师在使用前必须确认。当购买了支持可管理的VLAN交换机以后,就可以通过交换机的COM口分配每个端口的MAC地址例表,进而将CobraNet和其他数据区分开来。
另外,从图6-15可以看到,交换机在支持VLAN协议IEEE802.1q的同时,一般也同时支持IEEE802.3ad协议,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扩展并管理了用户的有效带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VLAN协议的管理方式还没有形成国际标准,所以不同厂家生产的交换机之间可能无法生成共享VLAN例表,所以目前还必须在多点使用同一厂家的交换机才能进行良好的数据通信。目前支持VLAN的交换机有支持基于端口的虚拟网和基于MAC地址的虚拟网等技术,这里提到的VLAN都是指基于MAC地址的以太网络交换机。
第五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一般来说,网络上的计算机虽然可以相互通信,但是通信效率和通信安全基本上只能是
"自顾自"的。这对于那些大信息量通信和高风险性的计算机网络来说无疑是"危机重重"。
为了尽量降低这些风险,就必须提出一套高效而简单的网络管理方案来。
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TCP/IP在全世界迅速流行,针对网络效率和安全两方面的解决方案也开始兴起,其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针对TCP/IP协议的Ping程序,就是一个初期的网络管理程序。同时随着网络复杂化和多元化的发展,Ping所能返回的信息量无法反映被管理设备的更多的详细情况,而且对于多个设备的大系统来说,Ping要逐一进行检查,效率非常低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专门用于TCP/IP的网络管理标准--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即SNMP。尽管SNMP只是一个过渡性标准(这是指相对于OSI全面但复杂的网络管理标准CMIS/CMIP而言的),但是由于它支持全世界最流行的TCP/IP,而无论是哪个厂家生产的设备,或运行于哪种操作系统,只要支持TCIP就都可以运行,这也是SNMP能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之一。
提到管理,就必须有"管"和"被管"的区别,所以从主从的关系上被划分为"管理站"(Management Station)以及被管理设备(Managed Device)。这只是对两方进行了命名,在SNMP实际操作中主要有四个元件:管理程序(Manager)、管理代理程序(Management Agent)、网络管理通信协议(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和管理信息库(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即MIB)。其中"管理程序"存在于网络管理员的"管理站"计算机上,"管理代理程序"和"管理信息库MIB"则存在于"被管理设备"上。受管理设备会将目前的运行状态存入"管理信息库MIB"内随时准备接受管理或向管理站提交问题报告;而"管理站"则通过网络管理通信协议"指挥"管理代理程序去访问管理信息库MB上的信息,如图6-16所示。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