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口口翻象翻第5章调音的概念与技巧
低频段。
③人耳对3~4kHz范围内的声音响度感觉最灵敏。
通过对等响度曲线的分析,在调音的时候有如下问题需要注意:
①在音量较大(声压级较大)的情况下,不适合对调音台的均衡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或衰减。因为在音量较大的情况下,等响度曲线已趋于平坦,大幅度的提升或衰减会破坏声音的整体效果,除非在房间的传输特性曲线有重大缺陷却无房间均衡器来进行补偿时才能这样处理。
②在音量较小(声压级较小)的情况下,应对调音台均衡的低频和高频进行适量的提升。
因为在音量较小的情况下,低频和高频要想获得和中频同样的响度,就需要相对较大的声压级。
③在调音的过程中,尤其要关注3~4kHz这一频段,特别是在对人声话筒进行调音时。
因为对于话筒而言,3~4kHz的音是人声的泛音,其声强较弱,但这一频段的音是人耳最为敏感的声音。同时,这一频段的声音对增强临场感极为重要。提升这一频段,不但可增强声音的明亮度,也能增强声音的临场感。
④各频段的提升量应以等响度曲线为依据。
3.音调对调音的影响
音调又称音高,是指人耳对声音频率高低的主观感受。音调主要取决于声音的基波频率,基频越高,音调越高,同时它还与声音的强度有关。音调的单位是"美"。频率为1kHz、声压级为40dB的纯音所产生的音调就定义为1美。
音调大体上与频率的对数成正比,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十二平分律等程音阶就是按照基波频率的对数值取等分而确定的。声音的基频每增加一个倍频程,音乐上就称为提高一个"八度音"。例如,C调1为261Hz,高音1就为522Hz。当声压级很大,引起耳膜振动过大,出现谐波分量时,也会使人们感觉到音调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音调对调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调音过程中对音调的处理,即主要集中在对音源(如CD机、
VCD机)的"变调"功能上。在调音工作中,调音者应根据演唱者个人的情况为其确定合适的音调。比如,一位男中音在演唱一首男高音的歌曲时,常常唱不上去,当其低八度继续演唱时又唱不出气势时,调音者就应根据这个人的情况即时进行适当的降调(按b键,按一次,降一个调),以符合此人的声音条件。当然,在进行降调或升调的过程中,最好先征求演唱者本人的意见。
4.音色对调音的影响
音色是指人耳对声音特色的主观感觉,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与特性,还与声音的响度、持续时间、建立过程及衰变过程等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声音的频谱结构是用基频、谐频数目、谐频分布情况、幅度大小以及相位关系来描述的。不同的频谱结构,就有不同的音色。即使基频和音调相同,如果谐波结构不同,音色也不相同。例如,钢琴和黑管演奏同一音符时,其音色是不同的,因为它们的谐频结构不同,如图5-1所示。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