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22


分类:相关阅读 /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22
前一篇: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21 下一篇: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 23
文本阅读:
  中级音响师速成实用教程(第2版)盟微圈口口使这四个频率之间,依次相差219=1.26倍,即成为f6、2196=1.266、236=1.5876、26。
  上限和下限截止频率的关系为
  五=2%。
  式中,n为倍频带的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例如,当n=1/3时,就是1/3倍频带;n=1/2时,就是1/2倍频带;当n=1时,就是倍频带。
  1.4.2响度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称为响度。由图1-4可知,人耳的听阈在各频率是不同的,因此,即使两个纯音声压级相同,如果它们的频率不同,就可能听得到,也可能听不到。同样,对两个不同频率的纯音,即使声压级相同,人耳也会感到声音的响度有差别。
  美国人弗莱彻·门逊对健康的美国青年进行了频率和声压级与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之间的关系的实验,求得了统计的平均值,绘出了如图1-7所示的等响曲线。图中各曲线上所代表的声音听起来都同样响。各曲线上所注明的数值称为响度级,单位为方(phon)。方值与1000Hz时的声压级(dB)数值相等,即任何声音的响度级都等于一个同样响的1000Hz的声压级。由图1-7可看出,一个200Hz、40dB的声音的响度级约为20方。
  |110方|
  |90方|
  |80方|
  。80
  o1。
  |70方|
  避。
  |60方|
  60
  |50方|
  |40方|
  1o?
  |30方|
  120方|
  |10方|
  2040601002004006001000200040001000020000频率(Hz)
  图1-7弗莱彻·门逊纯音等响曲线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