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第7章声音的电子加工和处理355
建立时间决定当信号电平大于阈值时增益提高的速度,应该足够短。对于某些声音如打击乐,建立时间越短越好。但是,当用较短的建立时间处理起振阶段较长的声音时,会生产可察觉的咔嗒声。因此,一般这个时间常数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
当声音的起振时间较短时,建立时间应该设置在一个较小值;当声音的起振时间较长时,这个时间常数就应该较大一些。恢复时间是指当信号电平低于阈值时增益减小的速度。像压限器一样,恢复时间一般设置在与信号混响时间相当的值。
这两种信号处理设备都可以选择这样的一种工作状态,即阈值不是一个精确的"转折点",而是在一定电平范围的逐渐过渡。这种逐渐过渡的信号处理方式可以避免输出信号产生可察觉的人为声。
虽然响度处理设备经常用于控制声音的动态范围和噪声,它们也可以创造性地用于修正声音信号的包络,从而产生一个新的声音。这种技术也可以用于产生立体声效果,如自动声像调整,使声像在立体声重放舞台动态移动。
7.9总结
本章介绍了用电子设备处理声音信号的一些方法及其背后的心理声学原理。还有许多其他声音信号处理方法是以人耳听觉特性为基础的,如降噪、音频压缩编码等。事实上,心理声学是所有声音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因为就像其他科学一样,物理声学解释正在发生的现象,而心理声学解释听觉怎样听到声音,因此最终决定了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声学和心理声学相结合,共同成为人类努力创造良好的音乐体验和音乐艺术表现的基础。
参考文献
Bartlett,B.(1970).A scientific explanation of phasing(flanging).Journal of the 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18,(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