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第7章声音的电子加工和处理327
某种奇异的声音效果又是人们想要的。
当使用均衡器修正乐声的音色时,值得注意的是要避免产生"听觉心理疲劳"现象。产生这种现象是因为听觉和大脑会适应声音,一段时间以后,会使音色改变的效应在听感上减弱,因此,往往导致操作者在听觉已经适应的频带进行更多的提升,或其他类似的调整。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在听某段音乐时中间稍微间断一下,然后重新再听。请注意,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以正常声压级听音的时候,因此,与由于音量过大造成的暂时性听阚偏移的听觉疲劳现象有所不同。
7.2.3混音时改善声音的平衡感
均衡器的另一个作用是在混音时调整声音的平衡感,尤其是可以使乐队中的某个声音"突出"或"隐蔽"。这是因为均衡器能够修正某一频带幅度,使某一特定频带的声音被其周围的声音或多或少地掩蔽。这就像第4章所述的歌唱家通过修正共振峰使歌声能够突出在伴奏乐队之上被听到一样。例如,某歌声的频谱完全被其他伴奏乐器的频谱所覆盖,如图7.5所示,显然其他乐器的频率成分把歌声的频率成分掩蔽了。通过适当降低乐队在1.5kHz附近的频率成分,同时对歌声在相应区域的频率成分进行提升,歌声的频谱就不会完全被掩蔽,如图7.6所示。这种处理在听觉上产生的效果是使歌声从伴奏声中凸显出来。同样地,如果在混音时做相反的处理,就会使歌声更不容易被听到。要成功地达到此类处理的目的,应使希望得到处理的频率成分处在均衡器加强或衰减的频带之内。因此,在进行这类处理时,应针对不同乐器选用不同的加强或衰减频带。同时还要注意提升或衰减要适量,以免声源的音色产生太大变化。
由此可见,均衡器在声音信号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然而,尽管它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避免使声音极度个性化,除非有意要这样做;其二,要避免不同均衡频带之间不必要的相互作用。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试想想看如果对某个信号同时进行高频、低频和中频提升的结果会是怎样。由于均衡器不同频带频率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是均衡后的信号频谱和原信号频谱完全一样,仅有的不同是信号的增益提高了。当对某个频段进行提升以后,发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