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246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三版)
算公式为:
=hm-20lgL+101g(1-0)(65)下面通过举例计算,说明吸声表面对早期反射声强度的影响,并与前面例子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例6.3某扬声器的最大声强级为1m处102dB。当扬声器距离反射墙1.5m,并且听音者站在扬声器前方4m处时,试问其产生的反射声声强级(,)是多少?设墙面的吸声系数分别为0.9、069和0.5。
因为已知1m处的声强级,并且反射声同样遵守平方反比定律,因此早期反射声声强级可用式(65)计算:
1=/1m-20lgl+10lg(1-a)
前面例题已经计算出反射声路程为5m,因此,3种不同吸声系数时听音者处的声强级为:
/=102-201g5+10lg(1-0.9)=102-14-10=78dB
1=88+101g(1-0.69)=88-5=83dB
1=88+101g(1-0.5)=88-3=85dB
6.1.4混响声
听到直达声的更长时间后,声音经过多次反射并从各个方向到达听音者,如图6.7所示。由于声音从如此多不同的方向和路径到达听音者,因此各个反射声彼此在到达时间上非常靠近,听音者听到的是一组密集的反射声,这部分声音称为混响声。混响声具有丰富和烘托音乐的作用,因此是人们所希望听到的。混响声还能使不同乐器的声音融合,使听音者听到相互融合的所有乐器的声音。实际上我们会发现在没有混响的房间听音很不舒服,一般不喜欢在这样的房间里演奏音乐,而在浴室里唱歌要比在客厅里唱歌有趣得多(参考本书CD的第75~77条)。混响时间长短与房间的大小有关。由于两次反射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而每次反射都存在能量损失,所以房间越小,混响越短。事实上,直达声与混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助于听觉判断音乐演奏所在空间的大小。由于每次反射都有部分能量被吸声,因此混响最终会消失。混响消失所需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