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第5章音色感知与听觉幻觉效应235
各频率分量的幅度由图中所示的包络决定。每当音符提高一个半音,频率分量均向上偏移1/12倍频程,即一个半音。较高的谐波成分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新的较低的谐波分量出现并越来越强。
与"Shepherd音"效应相关的音乐例子为J5.Bach的管风琴曲《G小调幻想曲》(BWV542)踏板的第31小节以后的段落(本书CD的第70~
72条),一些听音者能够听到个别模糊的音高。这些小节的管风琴乐谱如图5.19所示,上面两条谱线供键盘上左右手使用,下面一条谱线供踏板使用。踏板乐谱由5组下降音阶构成,除了最后1组外,每组由8个音符组成。每组音阶都以跳跃小七度结束。即使眼睛看着乐谱,听音者往往在此处不能明确指出音高变化的时刻。这种效应的显著程度取决于用什么音栓进行演奏。对大多数听音者来说,这种音高感觉的模糊性在所摘录乐谱的第3小节比较明显,往往感觉音高的跳跃发生在一个或两个音符之后。原因可能是当踏板部分跳跃到乐谱上的Bb3时,左手新增加的音符F3刚好开始(这里强调"乐谱上的"Bb3,是因为踏板演奏的实际基频比乐谱表示的基频低八度,参看5.4节)。这两个音符F3和Bb2的基频6正好是Bb1的三次和二次谐波频率,而Bb1又是踏板下降音阶在不跳跃一个八度时的下一个音符。在所有踏板下降音阶的跳跃过程中,键盘上的和声从小调变化为大调。在第32小节中,左手从Eb变化到自然E,增加了新的谐波成分,其中包含踏板下降音阶在不跳跃一个八度时图5.19J.5.Bach的管
风琴曲《G小调幻想曲》
(BWV542)第31小节
以后的片断
leuff
E笔售维目
道笔百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