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 82


分类:相关阅读 /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

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 82
前一篇: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 81 下一篇:音乐声学与心理声学(第3版) 83
文本阅读:
  第2章听觉概述67
  率分析的原理,这是听觉"部位学说(place theory)"的基础。"部位学说"下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是听觉系统对输入声音信号的频率分析能够到达什么程度。这将为理解听觉系统的频率分辨率打下基础,同时也将为研究人耳感知音乐、语声和其他声音的心理声学相关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输入声音信号的每一个分量都将导致基底膜在某一个特定位置发生位移,正如图2.5所示。每个频率分量产生的位移在峰值两侧有一定程度的延展。两个具有相似振幅、频率相近的声音信号是否能被听觉分辨,取决于每个分量在基底膜产生的位移包络是否可清晰地分离。
  请参考本书光盘的第一条听音项目。假设两个纯音信号或正弦波叠加在一起,振幅分别为A,和A2,频率分别为Fi和Fi。如果保持F;频率不变,而从等于Fi的频率开始慢慢向高或向低改变Fi的频率,听觉一般能听到的结果如图2.6所示。当Fi和Fi频率相同时,只能听到一个音高;
  当F2高于或低于Fi时,可以听到声音的振幅有波动性变化,称为拍音。
  拍音的频率等于F-F,或者如果Fi大于Fi时,等于Fi-F2。拍音的振幅在A1+A2和A1-A?之间变化,如果A2大于A1,则振幅在A,+A?和Ax-A1之间变化。请注意,当振幅A1和A2相等时,拍音的振幅在2A1和0之间变化。
  图26当纯音频率后频率可分离多模糊不清频率可分离固定而改变纯音Fa频
  率时听感的变化
  鉴要
  平稳不平稳拍音|拍音不平稳平稳
  CB
  15015
  CB
  频率差
  F2=F1
  当频率差小于12.5Hz时,大多数听音者会察觉到拍音现象。当频率差大于15Hz时,听感逐渐从拍音变成一个音高不明确的不稳定的声音。
  当频率差继续增大到达某一值时,两个频率从混合在一起变为可被人耳分离,但是仍然有不平稳的听感。当频率差进一步增大时,听感将从不平稳转变成平稳。如果两个纯音的频率差继续增大,只要在听音者听音频率范围内,则可分离而平稳的听感将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