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350


分类:相关阅读 /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350
前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349 下一篇:数字音频技术(第6版) 351
文本阅读:
  第9章蓝光323
  96光盘制造
  BD-ROM光盘的制造使用了与CD和DνD光盘制造类似的技术和工作流程。不过,蓝光光盘的很多容差都更为苛刻,并且采用了几种新的制造技术。制造过程从母盘制作开始,这一步通过母盘刻录来制作一张母盘,这张母盘接下来将用于制造压模。这些压模配合喷射模塑来复制基片,这些基片随后经过金属喷涂和涂敷保护以后产生出最终的光盘为蓝光开发了3种类型的光盘母盘制作方法。相变金属(Phase系统使用了一个蓝光二极管光源以及一种相变(从非晶态到晶态)无机记录材料。这种材作
  种光刻胶;晶态区是可溶解的。因为相变是通过一种热化学反应而非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所以被写入的光斑区仅仅是那些被加热到门限温度以上的区域,因此得凹坑要小于
  整体激光光斑,也小于使用光刻胶方法时产生的凹坑。溅射无机材料的硅晶片用来
  为母盘基片。通过检测相变发生时反射率的变化,母盘制作过程就能实时进行最优化在显微镜检查中使用的一种深紫外浸入法也可以用来进行母盘制作。这种方法把水注射到高MA透镜和光刻剂之间。电子束记录器(Electron beam recorder,EBR)也可以用来进母盘制作,它能让光刻胶层曝光
  大多数情况下,蓝光光盘的复制是先在基片上形成凹坑,然后在其上喷涂其他层。典型的是通过注射模塑形成一个11mm厚的基片。通过溅镀法沉积一层反射层。在单层光盘中可以在全反射层上旋涂一层UV固化树脂,形成外保护层。作为另一种选择以从
  卷轴中冲压出保护层,并在基片上涂抹树脂,然后通过紫外线照射令树脂固化,从而完成保护层与基片的粘合。对于后一种方法,还可以用压敏粘合剂(Pressure-Sensitive adhesin PSA)对保护层进行粘接。
  双层光盘的制造过程要增加几个步骤。基片上的内数据层通过溅镀完全喷涂上金属,并通过压力粘合方式在基片上形成一个隔离层(一种被称为HPSA的紫外线固化粘合剂)。把个压模压印在HPSA上,复制出第
  坑面,再从下面进行紫外光照射。把压模移走,并在HPSA上的溅镀一层半反射层。最后再敷设保护层,可以采用单层光盘中同样的方法
  双层光盘的制造过程如图96所
  保护层的纤薄以及它对厚度误差的容差仅有±3um决定了它的制造必须非常精确。例如除非仔细小心,否则紫外线树脂涂敷会令树脂在外圈半径处由于表面张力而隆起。为了维持恒定的厚度,可以对树脂层的外圈周界进行加热,使其粘度降低。在另一种复制方法中,通把聚碳酸酯注射到一个有机玻璃(PMMA)铸模中,数据被置于一个01mm厚的聚碳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