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
7.32数据编码
信道比特
实体形式编码在盘片上的数据,是在进行母盘制作之前完成的编码过程的最终产物,它随后在播放盘片时被解码。不管最初进行的是模拟录音还是数字录音,音频目都是用16bit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 modu| ation
)数据表示的。这个数据流必
进行C|RC纠错编码和8-14调制(EFM),而且也必须把子码和同步字合并进去。
张CD上的所有数据都被格式化到各个帧中。根据定义贞是光盘上可识别数据
的最小完整单位。帧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区分音频数据与它的校验、同步字和子码。进行EFM编码之前的帧结构如图74所示。在编码过程中,所有所需数据被放置到帧格式中。编码和调制的最终结果是得到一系列帧,每帧包含588个信道比特CD光盘
163mn
P,Q,R,S,T,U,V,W
ns
步子码
数据(96bit
数据(96bit
图7.4:在未进行EFM调制和交织的情况下,一个CD包含的各项。除了同步字以外,所有数据都要进行FM调制,以产生总共588个信道比特。
为了开始组装一帧,6个32bi
音频采样周期(左右声道交替出现)被分为一组放中。这将在帧中放置192个音频比特。32bit采样周期被分割成4个8bt音频符为了打散可能出现的
来自不同帧的各个符号进行交织,因此一帧中的音频信号实际上来源于不同的帧。此外,要为每帧生成8个8bit校验符号,4个放在帧的中间,4个放在帧的末尾。交织与校验符号的生成构成了基于互交织里德-所罗门编码(CRC)的纠错编码。
C|RC在第5章中已有讨论
每帧加入了
码符号,这些子码比特中的两个(P和Q)包含的信息详细说明了光盘上节目片段的总数、各个片段的开始点和结束点、一个片段中的各个索引点以及其他信息子码比特中的其他6个比特(R,S,T,U,V,W)可以用于其他应用,比如在CD-音频上编码文字或图片信息。在音频、校验和子码数据组配完成以后,用EFM对数据进行调制
这将产生具有特定1和0图样的比特
因此清楚地规定了凹坑和平台的长度
刚于对盘